妊娠期高血压是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严重并发症的前兆,其典型表现为血压持续≥140/90mmHg,可能伴随蛋白尿、水肿或器官功能损害。关键风险包括突发抽搐(子痫)、多器官衰竭及母婴生命威胁,需通过产检监测和早期干预降低危害。
- 子痫前期的核心信号:妊娠20周后血压异常升高且合并蛋白尿或肝功能异常时,提示可能进展为子痫前期。严重者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甚至抽搐(子痫),需紧急医疗干预。
- 胎盘功能异常的警示:高血压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可能引发胎盘早剥(突发腹痛、阴道出血)或胎儿生长受限,增加早产和新生儿窒息风险。
- 多器官损害的潜在关联:肾脏受累表现为蛋白尿;肝脏异常引发转氨酶升高;脑血管痉挛可能导致脑水肿或出血,危及孕妇生命。
- 高危人群的特定表现:初产妇、高龄(≥40岁)、肥胖或慢性病患者更易进展为重症,需加强血压监测和生活方式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控制至关重要,包括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及遵医嘱用药。若出现水肿加重、持续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