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需通过监测、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综合管理,关键措施包括:每日血压监测、低盐高蛋白饮食、左侧卧位休息,血压≥140/90mmHg时需就医,严重者需药物干预(如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或终止妊娠。
-
及时就医与监测
血压持续≥140/90mmHg应尽早就诊,确诊后每日用臂式血压计测量并记录。高危人群(如肥胖、慢性高血压)需动态血压监测,妊娠16周前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 -
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低盐(每日≤6g)、高蛋白(100g/天)、富含钙铁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钙摄入不足者每日补钙600mg。
- 休息:保证10小时睡眠,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可降低舒张压10mmHg。
- 情绪与运动:避免焦虑,适度活动如散步,控制体重增速。
-
药物治疗
轻度高血压首选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禁用ACEI/ARB类(致畸风险)。重度高血压(≥160/110mmHg)需住院治疗,硫酸镁用于预防子痫抽搐,需监测中毒反应(如呼吸<16次/分)。 -
终止妊娠指征
病情危重(如胎盘早剥、肝肾功能损害)或孕周≥34周且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剖宫产或引产。
提示:妊娠期高血压可能产后持续,需随访血压至产后12周。规范管理下90%患者可安全分娩,但远期高血压风险仍较高,建议长期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