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呼吸窘迫主要由心脏功能异常引发,核心原因包括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脏负荷增加及心脏结构异常,这些问题影响肺部血液灌注与气体交换,导致呼吸不畅。具体如下:
- 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能力减弱时,血液易在肺部淤积,阻碍气体交换,进而引发呼吸困难。比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常导致左心功能受影响,引发此类状况。
- 心脏瓣膜疾病:像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会干扰心脏正常泵血功能,致使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引起呼吸困难。
- 心律失常:心跳速率异常,过快(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过慢(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均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使得肺部血液淤积,造成呼吸窘迫。
- 心包疾病:心包炎或心包积液等,会限制心脏舒张功能,阻碍心脏正常充盈与射血,影响心脏泵血能力,引发呼吸困难。
- 其他因素:严重贫血时,红细胞携氧能力不足,心脏需加大泵血来满足机体需求,加重心脏负荷,可能引发呼吸窘迫;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使机体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也可能导致心源性呼吸窘迫;高原地区氧气稀薄、过度劳累以及情绪激动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心源性呼吸窘迫 。
心源性呼吸窘迫涉及多种心脏相关因素,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