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政策规定,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的管理有以下要点:
一、执业范围注册规则
-
类别限制
执业医师注册时需确定执业类别(如临床、预防保健等),且同一类别下最多可注册3个专业。例如,临床类别医师可新增内科、外科、儿科等3个专业。
-
中医类别特殊规定
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师可在注册的执业类别下增加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专业。中医专业需填写二级学科名称(如中医内科),且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一般不超过5个专业。
-
执业地点限制
注册范围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准,医师可在注册地行医,但跨省行医需办理异地执业备案。
二、新增或变更执业范围的条件
-
学历要求
临床类别需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医类别需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背景。
-
培训与考核
需完成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并取得考核合格证明。
-
申请流程
通过原注册机构提出申请,提交学历证明、考核合格证等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办理变更注册。
三、其他注意事项
-
个体行医要求 :临床类别医师需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中医类别医师经考核注册后可个体行医。
-
地方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对新增或变更执业范围的具体要求可能不同,需提前咨询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以上规定综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的相关文件,确保医师执业活动的规范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