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村提留”的含义,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定义
土地村提留是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从土地经营收益中提取的一部分资金,用于集体发展或公共服务的分配形式。其本质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对收益的再分配机制,体现社员、企业与集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主要构成
提留款通常包含以下几项:
-
公积金 :用于集体经济发展或弥补集体亏损;
-
公益金 :专项用于兴办公益事业(如教育、医疗、道路建设等);
-
管理费 :覆盖村级日常管理开支;
-
五项乡镇统筹 :包括教育费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优抚费等。
三、法律依据与历史背景
-
法律依据 :提留款分配需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未经村民同意擅自截留属于违法行为;
-
历史演变 :属于20世纪50年代“三提五统”政策范畴,2002年税费改革后逐步取消。
四、分配原则与争议解决
-
按劳分配 :传统上与土地亩数挂钩,但2002年后逐步转向按户或按人口分配;
-
争议处理 :若存在截留或分配不公,可通过村民协商、乡镇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
五、与征地补偿的关系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若征收补偿款未完全分配给村民,剩余部分可能作为提留款留存。此时需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用途,与直接补偿款有本质区别。
注意 :不同地区对提留款的具体比例、用途和管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建议通过当地村委会或乡镇政府获取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