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事故伤残等级1-10级的标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伤残等级划分依据
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伤残等级从一级(100%致残率)到十级(10%致残率)分为10个等级,每级致残率相差10%。主要依据包括:
-
器官功能丧失程度 :如肢体活动能力、心肺功能等;
-
生活自理能力 :能否独立完成基本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移动等);
-
社会交往能力 :能否正常参与社会活动。
二、具体伤残标准
一、一级伤残(100%致残率)
-
最严重情形 :意识消失、持续植物生存状态、四肢瘫(肌力3级以下)、截瘫(肌力2级以下)等;
-
其他情形 :心功能Ⅳ级、肺移植术后呼吸困难、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衰竭等。
二、二级伤残(90%-10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日常生活需全程协助(如床上活动)、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
-
扩展标准 :容貌毁损(重度)、上颌/下颌骨完全缺损等。
三、三级伤残(60%-9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长期监护、职业受限(如驾驶、操作机械);
-
扩展标准 :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畸形愈合、胸椎腰椎骨折术后等。
四、四级伤残(50%-6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需部分帮助、职业能力大幅下降;
-
扩展标准 :牙齿缺失7颗以上、多发性骨折影响功能等。
五、五级伤残(40%-5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定期指导、工作能力减弱;
-
扩展标准 :桡骨/胫骨骨折术后影响功能、足部双踝骨折后遗症等。
六、六级伤残(30%-4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可部分自理、社会交往狭窄;
-
扩展标准 :面部疤痕长度10厘米以上、组织器官部分缺失等。
七、七级伤残(20%-3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受限、职业能力严重下降;
-
扩展标准 :骨盆2处以上骨折畸形愈合、脊柱压缩性骨折严重等。
八、八级伤残(10%-2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生活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活动困难、工作效率降低;
-
扩展标准 :肋骨骨折2根以上、足部骨折影响功能等。
九、九级伤残(10%-2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减弱;
-
扩展标准 :单侧肢体缺失、严重畸形等。
十级伤残(10%-20%致残率)
-
核心标准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职业能力轻微下降、社会交往基本正常;
-
扩展标准 :牙齿缺失5颗以上、肋骨骨折2根以下等。
三、赔偿标准(参考)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
医疗费 :根据实际支出确定,后续治疗费用可另行起诉;
-
护理费 :参照误工费或护工费用,最长不超过20年;
-
交通费 :按实际发生费用计算;
-
残疾赔偿金 :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60岁以上每岁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