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归属问题涉及历史、法律和现实的多重维度,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南海的地理范围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北接台湾岛,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邻马来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自然海域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及曾母暗沙等280多个岛屿岩礁。
二、南海的法律地位
-
领海与专属经济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的归属需结合历史性水域和自然海域区分。
-
领海 :中国对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及其毗连海域拥有主权,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占南中国海总面积的60%。
-
专属经济区 :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周边200海里(约370公里)属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中国享有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
-
-
历史性水域的归属
南海部分区域(原11段线)自1946年划定时已为中国的领海,后因历史原因调整为9段线,2022年重新划为11段线,均属于中国领土。
三、争议范围与现状
-
中国与菲律宾等国的争议主要发生在东沙、南沙等岛礁的归属及附近海域的划界上,实际争议范围均在中国21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范围内。
-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南海的自然海域属于国际水域,但具体划界问题仍需通过双边谈判解决。
四、历史与文化的依据
-
中国最早发现并开发南海,古代文献如《史记》已有记载,舜帝时期设立“交趾”管理南海。
-
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的开发活动延续至今。
总结
南海既不是公海也不是中国的内海,而是中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组合。中国对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及其领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而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周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也属于中国。争议焦点集中在岛礁归属及划界问题上,但均在中国领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