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近年来受多种自然灾害影响,主要灾害类型及典型案例如下:
一、地震灾害
-
历史强震
-
1927年古浪地震(8.0级)、1879年武都地震(8.0级)曾造成严重破坏。
-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是当年中国最大地震之一,导致大量伤亡和财产损失。
-
-
近年典型地震
- 2024年7月,舟曲县发生7.7级地震,引发山洪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干旱灾害
-
频发且影响广泛
2023年甘肃遭遇严重旱灾,河西、陇南等地农作物受灾面积广,经济损失巨大。
2024年夏季高温与暴雨交织,加剧了旱情,导致春播作物受影响。
三、洪涝灾害
-
暴雨引发的灾害
-
2024年7月,陇东南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暴雨,金昌、陇南等地发生超警戒洪水,造成10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2.26亿元。
-
2025年1月,张掖、白银等地受冻害和雪灾影响,部分区域出现道路结冰、农作物受损。
-
四、泥石流与滑坡
-
地质灾害高发
甘肃省55.65%区域处于地质灾害高发区,2024年舟曲县5·12地震后,山体松动与强降雨叠加,引发多条沟系泥石流,造成大规模伤亡。
2024年7月,陇南市武都区因强降雨引发泥石流、滑坡,导致交通中断、房屋损毁。
五、其他灾害
- 冻害与雪灾 :2025年1月,甘肃部分地区受低温影响,出现道路结冰、农作物冻害,张掖以东、白银市南部等地风险较高。
总结
甘肃省自然灾害以地震、干旱、洪涝为主,且具有频发、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等特点。地质构造复杂、气候极端天气频发是主要成因。近年来,通过提前预警、精准防御和抢险救灾,灾害损失得到一定控制,但仍需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