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主要农业类型可分为以下六大支柱产业,综合了地理条件、产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
一、蔬菜产业
-
产业地位
甘肃蔬菜产业是全省促农增收的核心渠道,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至中亚、日本、韩国、东盟市场,形成河西走廊、陇中、陇东三大优势产区。
-
种植规模
截至2014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750万亩,总产量1655万吨,其中露地蔬菜570万亩,设施蔬菜180万亩。
-
特色产品
-
地理标志产品 :兰州百合(七里河)、定西黄芪、党参;
-
外销亮点 :洋葱(民勤)、辣椒(张掖)、番茄(酒泉)年外销超500万吨。
-
二、马铃薯产业
-
产量与出口
甘肃马铃薯种植面积1062万亩,鲜薯产量1600多万吨,居全国第二,产量第一。脱毒种薯覆盖全省,年供应全国3亿粒以上鲜薯,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
-
产业链完善
形成从种薯繁育到原原种、一级种薯的五级扩繁体系,保障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草食畜牧业
-
支柱作用
牛羊养殖成为甘肃支柱产业,2014年牛、羊存栏量分别为719.3万头、3369万只,产品供应全国市场。
-
地理优势
陇中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地区因天然草场资源丰富,成为优质畜产品产区。
四、中药材产业
-
资源优势
陇西、玉门等地中药材种植规模大,陇西以黄芪、党参闻名,玉门以枸杞著称,形成全国性中药材产业聚集区。
-
产业链延伸
除种植外,还发展了中药炮制、深加工等产业,提升附加值。
五、优质林果产业
-
特色品种
-
河西走廊 :敦煌葡萄、民勤蜜瓜以甜度高、耐储运著称;
-
陇中 :苹果、梨等水果品质优良,具备市场竞争力。
-
-
地理标志产品
兰州百合为全国唯一可食用甜百合,敦煌葡萄、黄河蜜瓜等享誉国内外。
六、制种与酿酒原料
-
玉米制种
张掖、酒泉是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产量占全国50%以上;
-
其他制种业
包括蔬菜种子(辣椒、番茄)、花卉种子(酒泉)等,形成多元化制种体系;
-
酿酒原料
酿酒葡萄(武威)为“中国葡萄酒城”,枸杞(玉门、瓜州)等为特色原料。
总结
甘肃农业依托地理优势和产业链整合,形成了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其中蔬菜、马铃薯、畜牧业、中药材等产业具有全国性影响力,同时特色林果、制种业等差异化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