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的历史名称及沿革如下:
一、最早名称与起源
-
白沙津
海口最早的古称是 白沙津 ,唐代时为琼州府的一个古驿站,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是当时连接海南与内陆的重要渡口。
-
海口浦
宋代(972年)设立海口浦,作为南渡江入海口处的浦滩地命名,标志着“海口”名称的正式确立。
二、历史沿革中的名称变化
-
元代 :海口浦改为 海口港 ,成为重要贸易港口。
-
明代 :设立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加强军事防御。
-
清代 :改称 琼州口 ,直至1926年设海口市后仍沿用。
三、其他相关名称
-
玳瑁县 :汉代属珠崖郡玳瑁县管辖,但海口作为具体地点的名称始于宋代。
-
椰城 :别称“椰城”,源于当地热带植物椰子与海岛特色。
四、行政划分演变
1926年海口从琼山县划出设市,1988年海南建省后成为省会,名称未再变更。
海口市古称以“白沙津”“海口浦”为主,后续发展为“海口港”“琼州口”等,名称演变与地理特征及行政设置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