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的名字来源于境内的青海湖,这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历史沿革
- 先秦时代:青海属“西戎氐羌地”,河湟地区人羌人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由狩猎、畜牧转到农业,进入封建社会,形成了大小不等的部落。
-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截断羌人与匈奴联系,进兵湟中,赶走羌胡诸部落,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
- 三国时期:曹魏在青海置西平郡(今西宁市)。
- 晋朝及以后: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等政权相继统治过青海河湟地区。
- 隋朝:统一中国后进攻吐谷浑,进兵西平(西宁),击败吐谷浑伏允,隋炀帝设西海、河源等郡。
- 唐朝:吐谷浑归附于唐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击败青海东部吐谷浑,统一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
- 宋朝:成立了新吐蕃王国,占据青海。
- 元朝:在河州设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甘肃、川北、青海一带吐蕃等族广大牧区。
- 明朝:改西宁州为西宁卫。
- 清朝:初期青海属和硕特汗国,雍正初年改西宁卫为府,设西宁县、碾伯县和大通卫,并设立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蒙,藏族部落,这是青海得名之始。
- 民国时期:新建青海省,将甘肃省原西宁道属之西宁、大通、乐都等地划归青海省管辖,1929年正式成立青海省。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地理特征
-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
- 地形地貌: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
- 气候: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日照时间长,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民族构成
- 民族: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多个民族。
行政区划
- 地级市:西宁市、海东市。
- 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丰富的历史和多样的地理特征共同塑造了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是丰富的民族文化,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