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DRG/DIP为核心,通过支付方式创新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具体方案如下:
一、改革目标
-
全面覆盖 :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2025年底前覆盖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住院医疗机构。
-
规范统一 :统一DIP2.0版分组方案,提高医保结算准确性和效率,减少数据错误。
-
质量与效率并重 :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和精细化管理,平衡医保基金收支与医疗机构合理收益。
二、核心措施
-
支付方式切换
-
新开展DRG/DIP付费的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开展的地区需在2024年底前完成切换。
-
支持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细分组,确保全国分组规则一致。
-
-
动态调整机制
-
建立医保基金月结、年终清算和预拨机制,次年6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基金清算。
-
实施“32个同城同病同价”基层病组,通过特例单议机制解决复杂病例费用报销问题。
-
-
强化基金监管
-
严格限制医疗机构将支付标准与绩效挂钩,避免过度医疗行为。
-
建立医疗费用异常波动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收费。
-
三、配套政策
-
信息系统升级
-
推广使用医保结算清单、病案首页等标准化文件,降低数据填报错误率。
-
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
-
医疗机构管理
-
建立以病种为核心的分组权重和系数管理体系,体现医疗服务技术含量。
-
推广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服务。
-
-
培训与宣传
-
分级分类开展DRG/DIP政策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和医保人员业务能力。
-
加强公众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理解,引导合理就医。
-
四、改革成效
-
基金效率提升 :通过打包付费机制,预计全国医保基金年漏损减少超千亿。
-
医疗费用降低 :试点地区次均住院费用降低757元,个人负担减少327元。
-
医疗质量优化 :引导医疗机构转向以病种治疗为中心,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以上方案通过系统性改革,旨在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性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平衡,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