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被称为“鬼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综合了历史、文化和自然因素:
一、岩画文化因素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重要艺术遗产,距今约1万至3万年,是先祖和西夏文明留下的精美壁画。这些岩画描绘了动物、人物和几何图案,展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场景和艺术创造力。由于岩画内容神秘且多与祭祀、战争相关,故得名“鬼山”。
二、历史军事因素
贺兰山是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军事屏障,先后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冲突的焦点。西夏王朝在此建都并安葬了10位帝王陵墓,成为蒙元与西夏政权多次交锋的战场,史称“西夏王陵”“军山”。大量将士在此牺牲,形成了“鬼山”这一悲壮称谓。
三、自然地理因素
贺兰山地势险峻,山体呈刀削状,峡谷深邃,夏季常有云海翻腾,仿若蒙古铁骑奔腾而来。这种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叠加,进一步强化了“鬼山”的意象。
补充说明
关于“玉门关”的称呼,贺兰山与玉门关分属不同地理区域。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与宁夏贺兰山无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