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或城乡居民医保
村里缴纳的医保主要有两种常见名称和特点,具体如下:
一、主要名称
-
新农合
早期农村医疗保险的官方名称,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资金来源包括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主要用于大病统筹。
-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016年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后,统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更广(包括未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农村居民及城镇非从业居民)。
二、制度特点
-
缴费与待遇
-
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个人缴费部分计入统筹基金。
-
保障范围包括门诊、住院、重大疾病等,通过互助共济机制减轻因病致贫风险。
-
-
待遇享受
-
无需每年缴费即享待遇,但需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住院等费用可按规定报销。
-
报销比例因医疗机构级别和费用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通常高于门诊。
-
-
与其他医保的区别
-
与城镇职工医保不同,农村医保无职业限制,但待遇水平相对较低。
-
若一年内未发生医疗费用,个人缴费不会“清零”,资金仍归集到统筹基金中用于其他参保人员。
-
三、其他说明
-
地区差异 :部分地区可能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旧称,但实质上均指城乡居民医保。
-
退休保障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15年,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建议参保人员根据当地政策确认具体待遇细则,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票据以申请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