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烟台市累计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2000例,其中每年新增病例约200例。数据表明,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老年群体和青年学生感染者比例呈上升趋势,需重点关注高危行为干预和防控知识普及。
从传播途径看,烟台市约95%的艾滋病病例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中异性传播与男男性行为传播并存。部分病例因未使用安全套或存在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导致感染,尤其在流动人口和特定社交圈层中风险较高。近年来,50岁以上中老年感染者占比超过30%,与健康意识薄弱、检测率低等因素相关;15-24岁青年群体感染率逐年递增,多与网络社交、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关。
烟台市已建立覆盖城乡的艾滋病免费检测网络,全市设立43个自愿咨询检测点,提供匿名筛查服务。医疗机构对手术患者、孕产妇等人群实施强制艾滋病检测,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抗病毒治疗方面,在治患者服药率达98%以上,病毒抑制成功率超过96%,有效降低了传播风险。疾控部门联合社区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针对性发放安全套、清洁针具等物资。
公众需树立主动检测意识,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服用阻断药物,暴露后2-4周可通过核酸检测或抗体筛查确认感染状态。日常预防应坚持安全性行为、拒绝毒品共用针具、避免非正规医疗操作。社会层面应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鼓励其积极接受治疗,共同构建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