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块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包括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恶性肿瘤(如肺癌)、感染性病变(如肺结核或肺脓肿)等。关键亮点在于:多数肿块需通过影像学(CT/MRI)和活检明确性质,并非所有肿块都是癌症,但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 良性肿瘤:如肺纤维瘤、炎性假瘤等,生长缓慢且极少转移,通常无需治疗,但需定期监测。部分病例可能因压迫症状需手术切除。
- 恶性肿瘤:肺癌(包括腺癌、鳞癌等)是最常见的恶性肺部肿块,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伴随咳嗽、咯血、胸痛等。转移性肺癌则源于其他器官癌变扩散。
- 感染性病变:肺结核、肺真菌病或细菌性肺脓肿可形成肿块,常伴发热、咳痰。抗感染治疗有效,但结核需长期规范用药。
- 炎性后遗症:肺炎或肺损伤后的瘢痕组织可能被误诊为肿瘤,通常无需干预,但需与恶性肿瘤鉴别。
- 其他罕见原因:如血管畸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肉芽肿病)也可能表现为肺部肿块,需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发现肺部肿块后,务必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如增强CT、穿刺活检),避免自行猜测延误治疗。戒烟、定期体检(尤其高危人群)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