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明医改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围绕“三医联动”(医药、医疗、医保协同治理)展开,主要内容如下:
一、医药领域改革
-
药品零加成政策
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加成,通过集中采购和限价采购压缩虚高价格,降低患者用药成本。例如,某常用药价格降幅达83%,9年累计节约124亿元。
-
药品联合限价采购
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对129种药品实施联合限价,显著降低虚高药价,缓解患者经济负担。
-
药品采购机制优化
实行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绿色通道采购及特殊药品优先供应,切断医生收受回扣空间。
二、医保领域改革
-
医保基金“双打包”支付
将医保基金按人头年度打包支付,结余资金的80%计入医院工资,激励医院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
-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收付费
通过DRG建立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动医院从“以药养医”转向“以病种治病”。
三、医疗领域改革
-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
年薪制 :推行医生、护士等全员目标年薪制,薪酬与工作量、服务质量挂钩,减少过度医疗行为。
-
领导年薪制试点 :探索医院领导薪酬与绩效考核、公益性指标关联,强化责任导向。
-
-
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
-
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实现远程医疗覆盖率达90%以上。
-
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人员下沉、远程医疗等方式,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
四、其他关键措施
-
医保支付方式创新 :推广按病种付费(DRG)、按人头付费等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
-
医疗服务模式优化 :推行“六大处方”一体化管理,结合饮食、运动等综合干预措施,推动健康管理中心建设。
-
信息联通与监管强化 :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费用一站式结算等机制,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形成全链条治理格局。
五、全国推广意义
三明医改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薪酬机制调整、医疗资源下沉等创新举措,重塑公立医院公益性。2024年国家层面明确将三明经验推广至全国,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综合了政策文件、权威解读及实践案例,涵盖2024年三明医改的核心举措与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