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清澜港大鱼潮汐表是当地渔民、海钓爱好者及赶海游客的重要参考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预测潮汐时间、高低潮位及鱼类活动规律。 清澜港作为海南第二大渔港,潮汐数据直接关联赶海安全性与渔获效率,尤其大潮期(如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水位变化显著,鱼类活跃度更高,是海钓黄金时段。
-
潮汐表基础解读
清澜港潮汐每日呈现两涨两落规律,周期约12小时25分钟。以2025年4月数据为例,大潮潮位可达1.3米(如农历十四22:30),低潮位约0.5米(04:20),涨潮时段(:20-10:41)鱼类随水流近岸,适合垂钓;退潮时段(10:41-16:22)则适宜赶海。潮高基准面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下95cm,需结合风速、浪高(如南风4级时浪高0.82米)综合判断安全性。 -
大鱼活动与潮汐关联
清澜港盛产飞鱼、黑鲷、石斑鱼等,大潮活汛期(如农历十六)水流湍急,底层鱼类如石斑更易聚集礁石区;中潮期(如农历十四)则适合浮游矶钓。秋季(9-11月)鱼类为越冬储备食物,潮汐叠加季节因素可提升钓获率,如傍晚满潮前后(16:22-22:30)常见大鱼咬钩。 -
使用注意事项
潮汐表数据源自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但需注意台风、寒潮可能导致水位异常增减。实际活动中应避开强风浪(如东北风4级以上),并参考实时气象预警。赶海建议选择干潮前后2小时(如04:20或16:22),此时滩涂裸露更安全。
清澜港潮汐表是海洋活动的重要指南,但需动态结合天气、季节及本地经验灵活应用。建议通过权威平台(如大鱼潮汐表)获取最新数据,并优先选择活汛大潮期出行,以最大化体验价值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