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医保自查自纠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如下:
一、医保管理制度方面
-
制度不完善
-
部分医保管理制度文件缺失,需补充完整。
-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医保政策纳入医务人员培训体系。
-
-
制度执行不到位
-
医务人员对医保规定理解不足,需加强培训与督导。
-
设立医保工作专项检查小组,定期开展合规性评估。
-
二、医保信息管理方面
-
信息获取与传输问题
-
部分医务人员对医保信息系统操作不熟悉,导致报销延误或传输错误。
-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规范信息录入和传输流程,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
-
-
信息储存不规范
-
部分科室存在医保信息归档不及时、不完整的情况。
-
制定医保信息归档标准,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定期开展信息核查。
-
三、医保费用管理方面
-
过度医疗与计价不准确
-
存在药品、诊疗项目超量使用及计价错误现象。
-
加强医疗费用审核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合核查机制,杜绝不合理用药和重复计费。
-
-
报销审核不严格
-
部分报销流程缺乏有效监督,需强化责任追溯制度。
-
设立医保费用专项审计岗位,对异常费用进行重点审查。
-
四、其他常见问题
-
参保信息管理不规范 :如住院病人“医保”标志不齐全、中医治疗项目缺少治疗部位和时间记录等。
-
药品与诊疗项目违规 :包括重复计费(如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重复开具)、挂床住院、超范围诊疗等。
五、整改措施建议
-
完善制度体系 :修订医保管理制度,形成覆盖诊疗、费用、信息管理的完整体系。
-
强化培训与监督 :定期开展医保政策培训,设立专项监督岗位,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
技术保障与流程优化 :升级医保信息系统,规范信息传输流程,建立医保费用预警机制。
-
建立长效机制 :将医保合规纳入绩效考核,形成全员参与、自我约束的医保管理文化。
通过以上措施,医疗机构可有效提升医保管理水平,保障基金安全,维护患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