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骨质疏松需采取综合治疗,核心包括药物干预(如双膦酸盐、钙剂与维生素D)、生活方式调整(高钙饮食、适度运动)及防跌倒措施,严重者需手术或介入治疗。
-
药物治疗
- 基础补充:钙剂(每日1000-1200mg)和维生素D(维持血清25OHD≥30ng/mL)是治疗基石,需长期坚持。
- 抗骨松药物: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骨吸收;严重病例可选特立帕肽促进骨形成;绝经后女性可考虑雷洛昔芬。
- 镇痛管理: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避免自行用药。
-
生活方式优化
- 饮食:多摄入牛奶、芝麻酱、深海鱼等高钙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
- 运动:每周3次负重运动(慢跑、步行)或平衡训练(太极拳),增强骨密度与肌肉协调性。
- 日照:每日15-30分钟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
-
防跌倒与并发症预防
- 居家环境去除障碍物,使用防滑垫;老年人可借助手杖或助行器。
- 骨折高风险者需定期骨密度监测,椎体或髋部骨折需及时手术干预。
-
心理与康复支持
-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疼痛耐受,专业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如游泳、瑜伽)提升生活质量。
总结:弥漫性骨质疏松需长期规范管理,结合药物、营养与运动,定期随访调整方案。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骨折风险,提升骨骼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