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但也可由饥饿、大量饮酒或感染等引起。其特点是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危及生命。
主要症状
-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快、呼气带有类似烂苹果的气味(丙酮味)。
- 脱水表现:口渴、乏力、皮肤干燥、少尿。
-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
- 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萎靡、谵妄,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成因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酮体。
- 饥饿性酮症酸中毒:长期节食或能量不足,肝脏糖原耗尽,脂肪代谢异常。
-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过量饮酒抑制糖异生,推动脂肪分解。
- 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代谢紊乱,增加酮体生成。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血糖显著升高、尿酮体阳性、血pH值下降。
- 临床表现:呼吸深快、脱水、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法
- 补液:补充生理盐水,纠正脱水。
- 胰岛素治疗:小剂量持续静点胰岛素,抑制酮体生成。
- 补钾:因胰岛素治疗可能加重低钾血症,需监测血钾水平。
- 对症治疗:如感染需使用抗生素,脑水肿需使用脱水剂。
预防措施
-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避免擅自停用胰岛素。
- 避免诱因:预防感染、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 加强监测:高危人群需注意早期症状,及时就医。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迅速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相关症状,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