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是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
实施背景
新农保的实施是为了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 保基本: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
- 广覆盖: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 有弹性: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
- 可持续: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任务目标
新农保的任务目标是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 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 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并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养老金待遇
新农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 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支付。
-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得出。
总结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了他们的养老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新农保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