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是缓解症状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同时需长期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和他汀类药物以稳定斑块、预防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可减少心肌耗氧,ACEI/ARB类药物能改善预后,综合治疗是关键。
- 急救首选硝酸甘油: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0.5mg,5分钟无效可重复,最多3次。若症状持续需紧急就医。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快速缓解缺血,但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和耐药性。
-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负荷剂量150-300mg后维持100mg/天)联合氯吡格雷(75mg/天)或替格瑞洛(90mg/次,每日2次)可显著降低血栓风险,需长期服用。
- 抗凝与调脂: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用于急性期抗凝;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通过降脂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
- 控制心肌缺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降低心率和血压,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或β阻滞剂禁忌者。ACEI/ARB(如培哚普利)对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提示: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急救后应定期复查,结合生活方式改善(如戒烟、控糖)和介入治疗(如支架)以优化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