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跨省报销政策迎来多项重磅升级,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从5种扩至10种,覆盖90%以上常见慢性病需求,全国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超64万家,县域覆盖率实现100%,17省份开通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备案流程全面优化,线上办理占比超45%,日均结算超360万笔,成功率稳定在95%以上,全年减少群众垫资1947亿元。
-
结算范围大幅扩展
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与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病种形成“10大病种全覆盖”体系。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三类费用均支持跨省直接结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还可跨省为亲属支付医疗费用。 -
服务网络全面下沉
64.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国家医保平台,较2023年新增9.36万家,县域开通率达100%。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可实时查询机构开通情况及支持病种,异地转诊、急诊抢救等场景均无需返回参保地报销。 -
备案流程极简优化
全面推行“跨省通办”备案,材料规范时限压缩,线上承诺制备案占比显著提升。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3分钟即可完成备案申请,人工审核周期缩短至2个工作日,临时外出就医可先结算后补备案。 -
待遇保障梯度分明
跨省长期居住人员享受参保地同等报销比例,转诊急诊支付比例降幅控制在10%,非急诊未转诊降幅不超过20%。门诊慢特病结算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10大病种费用单独结算,其他病种需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
协同管理持续强化
就医地医疗机构将异地患者纳入本地智能审核体系,住院费用DRG/DIP付费试点扩围。国家医保局按季度公开运行数据,建立报错问题协同平台,年度清算12期资金确保基金安全。
提示: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一键查询门诊慢特病资格、备案进度及定点机构信息,就诊时主动出示医保码并告知慢特病待遇。非10大病种或未开通机构仍需先自费后回参保地报销,建议提前确认政策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