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吃什么中药可以根治?
反胃在中医中被称为胃反,主要由于肝的疏泄不利和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治疗反胃的中药方剂有很多,具体使用需根据患者的证型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剂,供参考:
-
脾胃虚寒型:
-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清稀水液,大便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脉细弱。
-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 方药:丁蔻理中汤。处方包括党参、干姜、白术、白蔻仁、法半夏、砂仁、神曲、甘草等。
-
胃中积热型:
-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混浊酸臭之稠液,便秘尿黄,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胃泄热,和胃降浊。
- 方药:竹茹汤加减。处方包括栀子、竹茹、法半夏、枇杷叶、陈皮、黄连、黄芩、甘草等。
-
痰浊阻胃型:
- 症状: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为痰涎水饮,眩晕,心悸,苔白滑,脉滑数。
- 治法:涤痰化浊,和胃降逆。
- 方药:导痰汤。处方包括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等。
-
血瘀内结型:
- 症状: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上腹或有积块坚硬,固定不移,胀满刺痛而拒按,舌暗红或有瘀点,脉涩。
-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降逆。
- 方药:膈下逐瘀汤。处方包括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甘草、香附、红花等。
-
脾肾阳虚型:
-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或吐大量清稀水液,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 治法:健脾温肾,和胃降逆。
- 方药:桂附理中汤。处方包括附子、干姜、党参、白术、甘草等。
-
气阴两虚型:
- 症状: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量不多,神疲气短,面色少华,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 方药:麦门冬汤。处方包括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粳米等。
这些方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中药治疗需要辨证施治,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治疗反胃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