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1.5的放坡比例表示斜坡的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为1:1.5,即斜坡的坡角的正切值为2/3。以下是具体计算方法和应用说明:
一、基本定义
-
坡比 :坡面垂直高度(h)与水平距离(l)的比值,常用1:m表示(如1:1.5)。
-
坡角 :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可通过正切函数表示,即tan(θ) = h/l。
二、计算方法
-
直接比值计算
若已知垂直高度为1米,则水平距离为1.5米,坡比为1:1.5。
- 例如:高度2米时,水平距离=2×1.5=3米。
-
三角函数计算
通过正切函数计算坡角θ: $$\tan(\theta) = \frac{h}{l} = \frac{1}{1.5} = \frac{2}{3}$$
通过反三角函数求得坡角: $$\theta = \arctan\left(\frac{2}{3}\right) \approx 33.69^\circ$$。
-
边坡设计应用
在工程中,若已知水平距离(如4.8米),可计算垂直高度和斜长:
-
垂直高度=4.8×(1/1.5)=3.2米
-
斜长=√(3.2² + 4.8²)=5.76888米。
-
三、实际应用场景
-
土方工程 :边坡比1:1.5常用于土方填筑,确保稳定性。
-
道路设计 :公路边坡多采用此比例以平衡成本与安全性。
四、注意事项
-
坡度越大(如1:1),坡角越大,斜坡越陡,需考虑土壤承载能力。
-
实际工程中需结合土方重量、土壤重度等因素调整坡比。
通过以上方法,可灵活运用1:1.5放坡比例进行工程设计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