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保就是居民保险吗? 准确地说,当前我国已不存在独立的“农保”制度,群众常说的“农保”实际是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保),它是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统一保障体系,与过去仅针对农村户籍的“农保”有本质区别。
-
制度演变:2014年前,我国曾并行“新农保”(农村户籍)和“城居保”(城镇户籍),后合并为城乡居保,同时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划分,实现户籍平等化。“农保”这一概念已被城乡居保替代,参保对象扩展至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包括无业者、自由职业者等非职工群体。
-
保障范围:城乡居保提供基础养老保障,而过去的“农保”仅针对农村居民。现行制度下,缴费档次灵活(从低到高多档可选),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且政府提供补贴,体现普惠性。
-
常见误区:部分人误将“城乡居民医保”与“农保”混淆,但二者性质不同——前者是医疗保险(如新农合整合后的医保),后者属养老保险。城乡居保是养老保险制度,与医保无关。
-
政策优势:城乡居保允许补缴(如60岁时一次性补足15年),并针对低收入群体设计低缴费档位,确保“老有所养”。相比之下,过去的“农保”在覆盖面和待遇水平上均较局限。
总结:如今的“农保”说法实为城乡居保的通俗称呼,其制度更公平、覆盖更广。若需参保,建议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缴费档次,并提前规划以确保老年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