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眩晕通常可挂耳鼻喉科、神经内科或骨科。当怀疑内耳疾病如耳石症、前庭神经炎引发体位性眩晕时,应前往耳鼻喉科就诊;若与脑血管疾病如后循环缺血、脑干梗死等有关,神经内科是合适选择;而因颈椎病导致体位性眩晕,需到骨科就医。
耳鼻喉科
内耳在人体平衡感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众多内耳疾病会引发体位性眩晕。以耳石症为例,它是导致体位性眩晕的常见病症。患者在快速改变头位,如躺下、起床、翻身、弯腰、站立及头后仰时,会出现短暂性眩晕,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十余秒,一般不超三十秒 。医生在耳鼻喉科主要通过体位诱发试验来诊断,治疗则依靠耳石复位治疗。前庭神经炎也会致使患者出现体位性眩晕,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耳鼻喉科医生会依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案 。
神经内科
神经系统问题也是体位性眩晕的重要病因。像后循环缺血,因椎 - 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致使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在体位改变时易出现眩晕症状,常伴有共济失调等表现。脑干梗死同样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发体位性眩晕,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神经内科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借助头颅 CT、MRI 等辅助检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确定病因后,采取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严重时可能需手术治疗 。
骨科
颈椎病也是引起体位性眩晕的因素之一。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致使脑部供血异常,在头颈部屈伸和转动时诱发或加剧眩晕。患者可能还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骨科医生一般会通过颈椎 X 线、CT、MRI 等检查明确颈椎病变情况,采用颈部牵引、理疗、按摩等治疗手段,必要时配合药物改善症状 。
出现体位性眩晕,应避免剧烈活动,预防跌倒。就诊前可咨询医院导诊人员,以便准确选择合适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