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如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存在蛋白尿的患者,可使用缬沙坦、厄贝沙坦、培哚普利等药物降低尿蛋白;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损害肾功能。
-
调整生活方式
- 饮食管理:低盐、低脂、低糖、低蛋白饮食。减少高钠食物摄入,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限制蛋白质摄入,尤其是植物蛋白,以减轻肾脏负担,可选择优质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增加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但3期之后的患者需注意避开高钾蔬果。
- 适度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应积极戒烟限酒。
-
药物治疗
- 降压药:常用的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可降低血压,同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还有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也可用于降压治疗。
-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糖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 其他药物:如碳酸氢钠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药物;冬虫夏草、丹参、大黄、川芎嗪等中药,可通过辨证和配伍治疗,改善肾功能;近年来出现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抑制剂(SGLT-2抑制剂),即列净类药物,可降糖、排钠、减轻肾小球内压、抗肾脏纤维化。
-
替代治疗:当达到透析程度时,可给予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等替代治疗,以维持肾功能稳定。
-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改善需要综合多方面措施,包括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