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处理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因采取个体化方案,核心原则为:无症状者观察随访,有症状者药物或起搏器干预,病因治疗是关键。
-
无症状患者的处理
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但无头晕、乏力等症状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并观察身体变化。运动员或长期运动人群的功能性心动过缓多为生理性适应,无需干预。 -
药物干预
急性症状(如晕厥、黑朦)可临时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静脉药物提升心率,但不可长期依赖。中药如心宝丸、参松养心胶囊可能辅助调节心律,需遵医嘱服用。若因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导致,应调整剂量或停药。 -
起搏器治疗
严重心动过缓伴频繁晕厥、脏器缺血时,永久心脏起搏器是唯一长期有效方案。现代无导线起搏器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 -
病因与生活方式管理
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心肌炎等原发病至关重要。日常需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增强心肺功能,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提示:心动过缓的诊治需专业评估,切勿自行用药。若出现明显症状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务必及时就医排查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