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场所对戒毒人员实行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分级分类管理,核心包括封闭式分区管理、24小时安全监控、阶段性康复训练及心理行为矫正,旨在通过法治约束与教育挽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
分类收戒与分区管理
根据性别、年龄、吸毒种类及健康状况划分病区,女性由女性工作人员专门管理。按戒毒阶段(生理脱毒、心理治疗、身体康复)分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工作人员需批准进入治疗区。 -
全天候安全与应急措施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巡视制度,定期安全检查防止自残、逃跑等事故。对毒瘾发作人员采取隔离或专人看护,确保人身安全。 -
教育与行为规范
通过法制教育、心理疏导、亲友规劝等方式开展针对性教育,要求遵守《戒毒人员行为规范》。违规者视情节给予警告、治安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
生活与权益保障
实行标准化日常生活管理,允许探视、通信(经检查),代管非必需品。提供医疗、伙食及职业技能培训,尊重少数民族习俗,保障基本人权。 -
动态分级与回归适应
根据治疗阶段和表现实行分级管理,初期15天过渡期强化教育,后期逐步增加社会适应性活动(如技能培训、文艺参与),为回归社会铺垫。
戒毒管理始终贯穿“治疗与康复并重”原则,通过严格制度与人性化措施平衡安全与矫治效果,最终实现戒毒人员的身心重塑与社会再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