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造粒和圆盘造粒是两种不同的复合肥生产工艺,主要区别体现在原料处理方式、工艺原理及产品特性等方面:
一、工艺原理差异
-
氨化造粒
采用化学合成工艺,将氯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钾,再与磷酸混合形成混酸,最后通过转鼓造粒机与外补料或返料粘结成颗粒。该过程涉及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和物理造粒步骤。
-
圆盘造粒
通过机械旋转使物料团聚成球,适用于低粘度物料。原料直接进入圆盘,通过离心力作用形成颗粒,无需化学反应。
二、产品特性对比
特性 | 氨化造粒 | 圆盘造粒 |
---|---|---|
颜色 | 白色(较均匀) | 无色(较暗) |
粒形均匀性 | 较高(规则球形) | 较低(不规则) |
耐压性 | 较差 | 较好 |
配方限制 | 低浓度肥料(≤45%) | 低浓度肥料(≤50%) |
环保与安全 | 有HCl气体排放,需处理 | 无污染,操作简单 |
三、适用场景与局限性
-
氨化造粒 :适合高塔造粒设备,可生产高氮复合肥(如45%以上),但需注意环保问题。
-
圆盘造粒 :适合中小型生产,适合低浓度肥料(≤45%),且对原料黏性要求较高。
四、总结
氨化造粒和圆盘造粒在工艺、产品及适用场景上有本质区别,前者依赖化学合成,后者为物理团聚。选择时需根据肥料浓度、设备条件及环保要求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