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滚筒造粒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工艺流程概述
-
原料传入与预处理
配方原料(如尿素、硝酸、氯化铵等)通过输送设备送入造粒机,需确保投料均匀且设备清洁无杂物。
-
搅拌与粉碎
-
搅拌机按配方精确混合原料,要求连续搅拌均匀后依次放料,避免断料或残留。
-
混合后的物料进入粉碎机,将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为造粒做准备。
-
-
造粒过程
-
粉碎后的物料进入造粒滚筒,通过蒸汽喷头喷洒热蒸汽,使物料潮湿并粘结成球形颗粒。
-
颗粒在滚筒中滚动生长,逐渐形成圆形颗粒,达到规定的粒径和强度。
-
-
冷却与筛分
-
成型颗粒进入冷却岗位,通过风机或水冷系统降低温度至40-50℃,防止结块。
-
冷却后的颗粒经提升机输送至筛分设备,筛选出合格大颗粒,剩余小颗粒返回造粒机重新造粒。
-
-
二次造粒与烘干(可选)
-
部分工艺流程中,颗粒需进行二次造粒(如通过转鼓造粒机)以提高颗粒均匀性和硬度。
-
二次造粒后的颗粒进入烘干机,温度控制在70-80℃,进一步干燥并增强耐磨性。
-
-
包膜与成品处理
-
合格颗粒进入包膜机,通过静电或湿法包膜,提升外观圆润度并防止粉尘。
-
包膜后的成品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定量包装,成品颗粒水分含量控制在1%-3%。
-
二、关键控制点
-
投料与搅拌 :需严格按配方控制物料配比,避免断料或混合不均。
-
造粒参数 :蒸汽压力、温度需根据物料特性调整,确保颗粒成型质量。
-
设备维护 :定期清理搅拌锅、造粒滚筒等设备,防止物料残留影响工艺。
-
环境控制 :干燥、冷却环节需控制环境温湿度,避免颗粒受潮或过度干燥。
三、工艺优势
-
自动化程度高 :适合规模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
-
产品性能稳定 :通过二次造粒和包膜处理,颗粒均匀性和抗结块能力显著提升。
-
环保性较好 :配备除尘和尾气处理系统,符合环保要求。
以上流程可根据具体生产需求调整,例如采用氨化造粒等特殊工艺以适应不同原料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