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复训练
-
平衡训练
使用平衡板、稳定球等工具,加强核心肌群和平衡能力。单腿站立、闭目站立等练习可逐步提升稳定性。 -
运动协调训练
- 步态训练:脚跟-脚尖行走、直线行走或足印靶向练习,改善步行姿势。
- 上肢协调训练:指鼻试验、拼图、木插板等,增强手眼协调。
- 旋转训练:通过头部和身体定向旋转,提升平衡控制。
-
日常功能训练
结合家务活动(如扫地、洗碗)和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二、中医调理
- 中药治疗
根据体质辨证用药,如补肾填精(熟地、山茱萸)、健脾益气(人参、白术)或疏肝化痰。 - 针灸与推拿
针刺百会、足三里等穴位调节气血,推拿按摩缓解肌肉僵硬。
三、饮食建议
- 营养均衡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鱼类、核桃)、维生素B(小麦、鸡肝)及新鲜蔬果(菠菜、苹果)。 - 饮食禁忌
避免高盐、油腻食物,采用蒸煮等易消化烹饪方式,减少辛辣刺激性摄入。
四、生活管理
- 情绪调节: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抑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 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需长期坚持配合。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