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众对医保的意见建议,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医保政策层面
-
缴费负担问题
- 个人缴费额从2009年的10元涨至2023年的380-420元,涨幅达32-42倍,部分经济困难群体负担过重。建议根据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动态调整缴费基数,避免过快上涨。
-
缴费激励机制不足
- 当前政策中个人缴费仅30%左右可进入个人账户,且未住院不缴费导致部分人群参保意愿降低。建议参考职工医保门诊返现机制,按比例返还未使用部分的个人账户资金。
-
政策宣传与认知偏差
- 部分群众对医保待遇存在误区,如认为“不住院不缴费”。需加强政策宣传,明确“应保尽保、应缴尽缴”的参保义务。
二、医保服务层面
-
门诊报销限制
- 新农村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无法报销,仅限大病报销,与职工医保待遇差异较大。建议调整政策,将普通门诊纳入报销范围,并提高报销比例。
-
异地就医与转诊不便
- 异地就医备案流程复杂,跨省就医费用报销比例低。建议简化备案手续,建立全国统一的异地就医信息平台,提高报销效率。
-
基金监管与透明度
- 部分群众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缺乏了解,建议加强基金监管,定期公开报销明细,增强公众信任。
三、其他建议
-
建立家庭共济机制
- 允许未参保家庭成员共享已参保者的个人账户资金,缓解家庭医疗负担。
-
优化药品耗材采购
- 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自费比例,建议进一步扩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范围。
-
强化基层服务能力
-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目标。
以上建议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通过政策调整、服务优化和公众教育,提升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