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民医保个人缴费连年上涨的问题,综合国家医保局及地方政府的回应和专家建议,可总结如下:
一、当前政策背景与调整机制
-
现行筹资模式
居民医保采用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按年动态调整”原则,确保收支平衡、略有结余。2011-2022年,财政补助从每人每年200元增至610元,个人缴费从50元提高到350元。
-
动态调整机制
国家医保局正研究完善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未来缴费标准将挂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避免与医疗费用增长脱节。
二、连年上涨的影响与争议
-
参保积极性下降
部分群体因缴费压力减少参保意愿,尤其是经济困难群体和农村居民。2022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减少2500万,与缴费上涨存在关联。
-
建议稳定缴费标准
多位代表建议个人缴费部分在3-5年内保持稳定,避免每年大幅上涨。例如,徐云波代表提出“以户为单位参保”,建立缴费年限与报销挂钩的机制。
三、未来改革方向
-
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国家医保局将推动缴费调整与居民收入、物价指数等挂钩,增强缴费预期的合理性。
-
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
-
参考商业保险的“未使用权益折扣”模式,对连续参保或低报销群体给予缴费优惠。
-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支持,确保低收入群体参保覆盖。
-
-
优化个人账户设计
建议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将未使用的缴费额度返还参保人,降低“白缴”现象。
四、总结与建议
居民医保个人缴费连年上涨在保障医保覆盖范围的确实存在影响参保积极性的问题。未来需通过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探索优惠政策和优化账户设计,实现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建议关注地方试点经验,如缴费年限与待遇挂钩、财政补贴倾斜等,为全国推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