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嗜铬细胞瘤的治疗难度较大,不能简单地说好不好治,其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 肿瘤特性:
- 肿瘤大小与位置:较小且位置易于手术切除的肿瘤,手术相对简单,风险较低,治疗效果较好。如哈医大肿瘤医院曾为一名 11 岁儿童切除右肾上腺直径达 4cm 的肿瘤,虽手术有难度,但最终成功,患儿术后一周顺利出院。而肿瘤体积大、位置特殊,如位于腔静脉后方、骑跨过肾蒂血管、内侧紧邻腹主动脉及腹腔干等,会增加手术难度与风险,影响治疗效果。
- 良恶性:小儿嗜铬细胞瘤恶性比例相对较高,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难以完全根治,预后较差。良性肿瘤若能完整切除,一般可有效控制病情,部分可治愈。
- 发现与治疗时机:早期发现并治疗,肿瘤尚未扩散或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手术切除成功率高,预后较好。若发现晚,肿瘤已转移或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会增加治疗难度,降低治愈率。
- 患儿身体状况:患儿年龄小、身体机能和耐受性差,手术及后续治疗风险高。若患儿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健康问题,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恢复进程。但身体状况良好、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儿,对手术和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更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 治疗方法与技术:
- 手术: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小儿嗜铬细胞瘤手术风险大,易出现危及生命的血压波动和肾上腺危象等并发症,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泌尿外科医师、麻醉师、儿科重症监护医师等,制定周密的术前准备方案和手术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 放化疗:对于无法完全切除或转移性肿瘤,放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但难以完全治愈。
总体来说,小儿嗜铬细胞瘤虽难以完全治愈,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查诊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