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莱施-尼汉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患者会经历智力低下、无法控制的肢体扭动(如舞蹈样动作)、强迫性自残行为(如咬伤自己)以及高尿酸血症引发的疼痛**。这种疾病仅见于男孩,症状从婴儿期开始逐渐恶化,严重影响生活和行动能力。
-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患儿出生后3-4个月出现不自主的面部或四肢扭动,肌张力异常导致无法坐立或行走,伴随角弓反张、剪刀步态等脑性瘫痪表现。随着成长,可能出现半随意性的痉挛和攻击性语言。
-
强迫性自残行为:1-2岁起,患儿会无法控制地咬伤手指、嘴唇或头部,甚至伤害他人。尽管疼痛会让他们哭喊,但自残行为仍持续,这是疾病最典型的特征之一。
-
代谢异常与并发症:嘌呤代谢缺陷导致尿酸蓄积,引发高尿酸血症,长期可能发展为痛风性关节炎或肾结石。部分患儿伴随癫痫发作,但智力障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
-
遗传机制:母亲携带缺陷基因(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孩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而发病,该酶缺失导致尿酸代谢异常和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紊乱。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如药物控制尿酸、物理疗法改善运动能力,以及行为干预减少自残。早期诊断和家庭支持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