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运动(Ballism 或 Hemiballism),在医学上是一种不自主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大幅度、快速而不规则的投掷样动作。这种病症通常影响肢体的一侧,因此也被称为偏侧投掷运动(Hemiballism)。投掷运动的症状可以突然出现,并且在情绪激动时症状可能加重,而在睡眠时则会停止 。
病因
投掷运动的发生与丘脑底核或其连接路径受损有关,这些区域负责调节运动。常见的病因包括:
- 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例如内囊区梗死或出血,患者常常伴有脑血管病的风险因素如糖尿病等,CT或MRI检查可能会显示出基底核腔隙样的变化 。
- 颅内感染:各种急性和慢性脑炎,比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
- 颅脑肿瘤:可能导致局部压力增加或直接损伤相关神经结构 。
- 舞蹈病和肝豆状核变性:属于锥体外系疾病的一部分,也可能引发偏侧投掷症的表现 。
- 药物副作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可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进而伴发投掷症 。
临床表现
投掷运动的特点是患者会出现有力、粗大、形式多变、迅速的无目的投掷运动,常见于面部、颈部、躯干以及四肢。当一侧上下肢均受影响时,则称为偏侧投掷症;若仅局限于单个肢体,则称作单肢投掷症。肢体的投掷运动是由近端肌与远端肌复合动作完成的,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手指 。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赖于典型的临床症状,但为了明确病因,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脑电图、CT、MRI扫描、血液生化检测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脑电图虽然可能显示轻微异常,但这并非特异性改变 。医生还需要与其他具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其他类型的舞蹈病等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通常是基于病因制定的,可能涉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加巴喷丁、谷氨酸以及多巴胺拮抗药等。对于部分由特定病变引起的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减轻症状或者去除病因 。
投掷运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不仅要求医生具备精准的诊断能力,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处理 。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生。如果您或者您的亲友出现了上述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