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
- 颅内压增高: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多位于额部或枕部)、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婴儿可能出现头颅增大、前囟饱满等。
- 神经系统症状:
- 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复视);
- 平衡失调(走路不稳、肢体不协调);
- 癫痫发作(突发意识丧失、抽搐);
- 精神异常(嗜睡、烦躁、记忆力减退)。
- 其他表现:发育迟缓、性早熟、颈部僵硬或疼痛,少数病例可能出现头颅杂音。
发病特点
- 高发年龄:5-8岁为发病高峰,但2岁以下及12岁以上儿童也可能患病。
- 恶性倾向:儿童脑肿瘤恶性比例较高,且生长较快,易侵犯重要结构。
- 误诊风险:早期症状易被误认为感冒、胃肠道疾病等,导致延误诊断。
诊断与治疗
- 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必要时需结合腰椎穿刺或活检。
-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效果较好,恶性肿瘤需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预后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例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5年生存率可达97%,而髓母细胞瘤约为60%-70%。但部分肿瘤可能复发,需长期随访。
若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呕吐、视力下降或行为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