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人体在面对压力、威胁或突发变故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反应。例如,遇到危险或突发变故时,个体可能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焦虑等生理变化,同时伴随紧张、恐惧等情绪。根据应激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
- 急性应激反应:由突发灾难性事件(如地震、车祸)引发,表现为意识模糊、情绪失控或木僵状态,通常在事件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多在1周内缓解。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长期创伤(如战争、性侵)导致延迟出现的症状,包括反复回忆创伤、回避相关刺激、警觉性增高等。
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在可识别的生活压力事件(如失业、迁居、亲人离世)影响下,个体因适应能力不足而出现的短期情绪或行为异常。其特点包括:
- 症状表现:以抑郁、焦虑为主,可能伴随失眠、食欲减退、社交退缩等;青少年可能出现品行问题(如逃学、斗殴)。
- 病程:通常在应激事件后1-3个月内出现,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若压力持续可能延长。
两者的区别
- 应激反应更强调对突发压力的即时生理和心理反应,可能发展为急性或创伤后障碍;
- 适应障碍则侧重长期压力下的适应不良,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应对建议
- 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如冥想)可改善情绪;严重时需药物辅助治疗。
- 社会支持:家人、朋友的陪伴与理解能增强个体的应对能力。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