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感染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经口食入传播,是导致旅行者腹泻、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其致病机制为产生肠毒素引发分泌性腹泻,症状包括水样便、腹痛、发热等。
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 粪-口传播:接触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源、食物或物品后经口感染,常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
- 密切接触:与感染者共用餐具、生活用品或护理时未做好防护。
- 饮食风险:生食、未彻底加热的食物或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易携带病原体。
症状与防治要点
- 典型症状:突发水样腹泻、腹部绞痛,可伴恶心、呕吐及低热,严重者需补液及抗生素治疗。
- 预防关键:注重饮食卫生(如煮沸饮水、避免生冷食物),感染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避免传染他人。
总结
ETEC传染性强,但通过严格卫生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出现持续腹泻或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