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缺损大小、心功能状态及妊娠阶段。 小缺损且无症状者可密切监测,大缺损或伴肺动脉高压者需药物或手术干预,严重者需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安全。
-
评估与监测
孕前需全面评估心脏功能,孕期定期通过超声心动图、血压监测等追踪病情。小缺损(如未引起心脏结构改变)可继续妊娠,但需每两周随访一次,重点关注心衰征兆及胎儿发育。 -
药物治疗
针对心功能不全者,使用利尿剂(如速尿)减轻水肿,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需避免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
手术与介入治疗
大缺损或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能需经皮封堵术或开胸修补术。手术时机需权衡母婴风险,通常建议产后进行,但紧急情况下孕期也可实施。 -
终止妊娠指征
若缺损导致右向左分流、严重心衰或肺动脉高压,早孕期应人工流产;妊娠中晚期需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提前终止。 -
分娩与产后管理
优先选择剖宫产以减少心脏负荷,术后需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产后仍需持续监测心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并控制钠盐摄入。
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需个体化处理,关键是通过专业团队(心内科+产科)制定方案,平衡治疗风险与妊娠需求。孕产妇应保持规律产检,及时报告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