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药物
-
利尿剂(如呋塞米/速尿)
- 作用: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水肿和心力衰竭症状。
- 适用情况: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充血性症状。
- 注意事项: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影响胎儿。
-
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
-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
- 适用情况:控制心力衰竭,尤其适用于伴有房颤或心室率过快的患者。
- 注意事项: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过量可能引起中毒。
-
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
- 作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
- 适用情况: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肺动脉高压。
-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低血压,需密切监测母胎血压。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 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 适用情况:控制心绞痛或心率过快。
- 注意事项: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谨慎使用。
二、用药原则
-
孕周与风险权衡
- 孕早期(<12周):若缺损大、心功能差,建议终止妊娠。
- 孕中晚期:优先控制心力衰竭,争取延长孕周至胎儿可存活阶段。
-
避免致畸药物
- 禁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替代方案。
-
多学科协作
- 需心内科、产科医生共同制定方案,定期评估心功能及胎儿状况。
三、非药物干预
- 终止妊娠:若心功能严重受损(如Ⅲ-Ⅳ级)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右向左分流、发绀),需及时终止妊娠。
- 手术/介入治疗:如剖宫产或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适用于病情危重或药物控制无效者。
总结
药物治疗需以控制心力衰竭、保障母婴安全为核心目标,具体方案需结合缺损大小、心功能分级及孕周综合判断。建议立即就医,在专业团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