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孕妇可能会出现心悸、气急、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症状表现
-
早期症状:
- 心悸:患者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可能为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较长时间。
- 气急、胸闷: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表现为呼吸不畅,活动后尤为加重。
- 乏力:劳累后容易感到疲劳,休息后难以缓解。
-
晚期症状:
- 呼吸困难:随着孕期进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从最初的活动后呼吸困难发展至静息状态下也感呼吸困难。
- 水肿:身体低垂部位如下肢、足踝部出现对称性水肿,休息后不能缓解。
- 咯血:痰中带血或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表明病情进一步加重,常合并左心功能衰竭。
- 端坐呼吸: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的状态。
并发症
-
心力衰竭:由于妊娠等因素导致心脏负荷加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
肺动脉高压: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
-
恶性心律失常:短时间内引起血流学障碍,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
-
感染性心内膜炎:全身其他部位感染时,致病微生物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
胎儿窘迫:由于缺氧,尤其在孕晚期氧消耗量增加时,更易引起胎儿窘迫等并发症。
注意事项
-
定期产检:密切监测心功能及胎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感染: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减少感染风险。
-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复杂的妊娠期并发症,需要综合考虑母婴双方的健康和安全。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和心脏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