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蛛网膜炎是一种因脊髓蛛网膜发生炎症、增厚、粘连和囊肿形成,导致脊髓神经受压和血运障碍的疾病。其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但以下是最明显的症状和表现:
1. 脊髓后根激惹症状
- 这是脊髓蛛网膜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约占84.2%。
- 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如针刺样、刀割样疼痛,范围较广,常不局限于单一神经根。
- 疼痛可因咳嗽、喷嚏或脊柱活动而加重。
- 特定部位(如腰骶段和马尾)病变可能导致腰痛并向下肢放射,类似坐骨神经痛,夜间症状可能加重,且常为双侧性。
2. 感觉障碍
- 这是第二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过敏。
- 感觉障碍常发生于胸段,可能出现束带感、灼热感、蚁行感等。
- 痛温觉障碍多见,深感觉障碍较少见。
- 感觉障碍的分布常不规则,界限不清,可呈进行性上升或下降。
3. 运动障碍
- 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 颈段病变可能导致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 胸段病变常表现为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 腰骶段以下病变可能导致两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有肌肉萎缩。
4. 括约肌功能障碍
- 包括尿潴留、尿失禁、便秘或大便失禁。
- 这是由于脊髓神经受压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多汗或少汗、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等。
病因与特点
- 病因:感染、外伤、脊柱病变(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是常见诱因。
- 病程: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症状常有波动,可因感染、受凉或劳累而加重。
总结
脊髓蛛网膜炎的症状多样且复杂,但脊髓后根激惹症状(如疼痛)是最明显的表现,常伴随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