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由瓣膜黏液样变性导致结构异常,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典型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7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最高,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需定期复查。
-
病因与病理特点
主要因心脏瓣膜结缔组织随年龄增长发生黏液样变性,瓣膜增厚、松软,失去正常支撑力,导致脱垂或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腱索延长或断裂会加重病情。 -
常见症状
轻者无症状,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 二尖瓣病变: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晚期可致右心衰竭(下肢水肿、腹水);
- 主动脉瓣病变:心前区疼痛、乏力,可能伴随心律失常。
-
诊断与治疗原则
心脏彩超是确诊关键,可明确瓣膜损伤类型和程度。无症状者定期观察,严重病例需手术干预(如瓣膜修复或置换)。
该病起病隐匿,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心功能下降应及时筛查,早期管理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