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疾病因瓣膜黏液样变性引发结构异常,逐渐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若不干预,病情将持续恶化,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 心力衰竭:瓣膜功能异常导致心脏负荷加重,长期超负荷工作会使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失代偿,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心衰症状,严重时需紧急抢救。
- 心律失常:瓣膜病变可干扰心脏电信号传导,引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进而诱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
- 感染性心内膜炎:受损瓣膜易滋生细菌感染,引发高热、栓塞等症状,需长期抗生素治疗,甚至手术清除病灶。
- 血栓与栓塞:血流淤滞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堵塞脑、肾等血管,导致脑梗、器官缺血坏死等不可逆损伤。
- 猝死风险:恶性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衰可能引发猝死,尤其在合并二尖瓣环钙化或腱索断裂时更需警惕。
提示:老年患者应定期心脏超声检查,若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需尽早就医。通过药物控制、手术修复或瓣膜置换等手段,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