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中硒含量的测定国标,综合相关信息如下:
一、现行国家标准
-
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采用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 荧光分光光度法 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三种方法检测食品中的硒含量。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操作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各类食品的快速检测。
-
标准版本
最新版本为 GB 5009.93-2017 ,发布于2017年4月6日,实施时间为2017年10月6日。该标准替代了旧版标准(GB 5009.93-2010),并新增了检测方法。
二、硒含量标准
-
安全限量
-
粮食、豆类及制品 :≤0.3mg/kg
-
蔬菜、水果 :≤0.1mg/kg(部分富硒品种要求10~50μg/kg)
-
肉类、鱼类、蛋类 :≤0.5mg/kg
-
奶类 :鲜奶≤0.03mg/kg,奶粉≤0.15mg/kg
-
-
富硒食品标注标准
-
谷、黍类制品 :≥0.1mg/kg
-
豆类制品 :≥0.1mg/kg
-
肉类、水产、蛋类 :≥0.2mg/kg
-
液态奶类 :≥0.025mg/L(或mg/kg)
-
三、功能声称规范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硒的 功能声称 需满足以下条件:
-
每100g食品中硒含量≥15μg(≥NRV的30%),标注“高硒”;
-
每100g食品中硒含量≥9μg(≥NRV的15%),标注“含有硒”。
同时需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硒含量及NRV百分比。
四、检测流程与准确性
-
样品处理 :试样经酸消化后,采用还原剂将硒转化为硒化氢,再通过原子化器检测荧光强度。
-
结果计算 :通过标准曲线校准,计算试样中硒的含量(mg/kg或μg/100g)。
五、其他相关标准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锑的测定》 等29项检验方法标准同步发布,确保硒等微量元素检测的精准性。
以上标准为食品中硒含量的检测与标注提供了全面的规范,既保障了食品安全,又推动了硒相关产品的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