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病程
-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之间,多由急性腹泻治疗不彻底或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引起。
- 慢性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病因复杂,可能与肠道过敏、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
二、主要症状
- 大便异常
- 性状改变:稀水样、黏液状、脓血便等。
- 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
- 伴随症状
- 腹部不适(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 体重减轻、营养不良(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头发枯黄)。
- 脱水、电解质紊乱(口渴、尿量减少、精神萎靡)。
-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发热、皮疹或关节症状。
三、常见病因
- 感染因素:病毒(如轮状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
- 非感染因素
- 饮食问题:过敏(牛奶、大豆等)、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
- 其他:免疫缺陷、肠道结构异常、药物影响或先天性代谢疾病。
四、诊断方法
- 病史与体格检查:了解腹泻持续时间、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检查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皮肤弹性)。
- 实验室检查
- 粪便检测:判断感染类型(如白细胞、寄生虫卵)或乳糖不耐受。
- 血液检查:评估营养状况、电解质平衡及免疫功能。
-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B超、X线,排查肠道结构异常。
- 特殊检查:过敏原检测、肠镜检查等,针对疑似过敏或炎症性肠病。
五、治疗与护理建议
- 调整饮食
- 母乳喂养继续,人工喂养可稀释奶液或改用低乳糖配方。
- 避免过敏食物,逐步添加易消化辅食(如米糊、苹果泥)。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仅用于明确细菌感染。
- 益生菌/蒙脱石散:调节肠道菌群、保护黏膜。
- 补锌/维生素:促进肠道修复,改善营养吸收。
- 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 长期管理:监测体重增长,预防感染,避免滥用抗生素。
若患儿症状持续或加重(如高热、严重脱水),需及时就医。